为什么坚持使用 Vim
写脚本、改配置或连上服务器时,我更愿意使用 Vim。原因很简单:全部操作都围绕键盘展开,速度一旦练起来,效率远超图形化编辑器。这份笔记记录了我日常最常用的命令,帮助保持手感。
模式思维
Vim 的精髓在于不同模式:
- 普通模式(Normal):浏览、操作文本的默认模式。
- 插入模式(Insert):输入内容,按
i、a、o等进入。 - 可视模式(Visual):选择文本,按
v(字符)、V(整行)或Ctrl+v(块)。 - 命令行模式(Command-line):按
:触发,执行保存、替换等命令。
牢记 “Esc 回到普通模式,再决定下一步” 的节奏,就不会迷路。
启动与保存
vim file.txt # 打开或新建文件
vim . # 浏览当前目录
常见命令:
:w 保存
:q 退出
:wq 保存退出
:q! 不保存强退
光标移动
把方向键忘掉,用 hjkl 建立肌肉记忆:
k
h l
j
扩展移动:
w / b / e 单词粒度跳转
0 / ^ / $ 行首、文本首、行尾
<number>gg 跳到指定行
G / gg 文件末尾 / 头部
{ / } 按段落跳转
Ctrl+f / Ctrl+b 翻页
Ctrl+e / Ctrl+y 向上/下滚动单行
编辑与撤销
i 在光标前插入
a 在光标后插入
o 另起一行
x 删除当前位置
r 替换当前字符
R 连续替换直到 Esc
dd 删除整行(同时拷贝)
dw 删除一个单词
u 撤销
Ctrl+r 重做
复制粘贴与可视模式
yy 复制整行
p 粘贴
vaw 选中一个单词
vab 选中括号内文本
vaB 选中大括号内文本
v< / v> 批量缩进或回退缩进
v~ / vU / vu 大小写转换
可视模式配合 = 可以快速对齐代码块。
查找与替换
/<keyword> 向下搜索,按 n / N 跳转
:substitute 替换命令的前缀
常用替换语句:
:%s/foo/bar/g 全文替换
ggVG :s/foo/bar/g 选定范围替换
:%s/foo/bar/gc 每次替换前确认
:10,20s/foo/bar/g 指定行替换
:set number 临时显示行号
入门配置
在主目录创建 .vimrc,写入最基础的偏好:
syntax on
set number
set tabstop=4
set softtabstop=4
set shiftwidth=4
set expandtab
set showmatch
set encoding=utf-8
保存后执行 :source ~/.vimrc 即刻生效。随着需求增加,再逐步加入插件管理、搜索增强等配置即可。
练习方式
- 每天花 10 分钟做
vimtutor,强化手感。 - 在终端里强迫自己使用
hjkl,养成肌肉记忆。 - 做笔记时优先用 Vim,遇到问题再查手册,效率会稳步提升。
小结
Vim 并不神秘,只要理解模式切换和核心命令,就能在服务器或本地都保持同一种操作节奏。花时间建立手感,后续的维护与开发都会顺手许多。